就你居住地,先電話洽詢。

正法明佛教視聽中心 基隆市正信路31號 T:02-24652220 F:02-24652220

慧濟圖書館 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90巷12弄3號 T:02-28753020
F:02-28754855

淨光寺圖書館 台北市士林區德行東路109巷102弄1號4樓 T:02-28341175

文章標籤

ricardl1j2b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活即禪修覺

翻讀一行禪師(Thich Nhat Hanh)的著作總是讓人心生寧靜,多所啟發,他所倡導的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生活觀,把佛法修行帶到現實生命,「步步安樂行」(peace in every step),讓人覺得禪修並非遙不可及,反而是垂手可得,當下即是。

「正念禪」的重點,不在於你做什麼,而在於怎麼做;亦即,不管是吃飯、走路、洗澡、讀書、看報、聊天等等,無論做些什麼,都保持覺醒的心,念念分明的去做,這本身就是修行,日常生活所做所為即是修行,生活即禪修覺。

如此,「過程重於目的」,做什麼未必是最重要,抱持「無目的性」的生活態度,只以修行為唯一目的。

行住坐臥中皆把心拉開,任何的觸境皆是心的練習(「對境練心」),猶如《維摩經》云︰「外能善分別諸法相,內於第一義而不動」,端看我們的心是否隨外境不同而跟著波動、擾亂?

此一「正念」禪修的模式,若以現今生理學來說,可知生活的一切皆在重整、形塑我們的神經系統;換言之,「正念」暨心志鍛練乃腦神經機制的重塑,不管我們做些什麼,神經訓練成了我們關注的重點。

尼采說:「知道為何,就能承受任何」(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),如果依「正念」的修行,或可改為「知道為何,就能從事任何」(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do almost any how),既以禪修為生命關懷所在,無論我們身處何方、所為何事,都是回到自己的心,「反聞聞自性」,如果以這樣的心態來過活,大致已掌握佛陀暨一行禪師教導「正念禪」的核心旨趣。 

文章標籤

ricardl1j2b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是類似療法的話
可以看看《啟動體內神醫:自癒力》這本書哦
作者是吳珮琪博士

簡介:
在本書中,吳珮琪博士以專業素養與獨到見解,教導大家改變對疾病的認知,提倡「不吃藥、不打針」來調整身體,幫助讀者以最自然無害的方式,強化自身免疫系統、喚醒人體與生俱有的自癒力,輕輕鬆鬆遠離疾病威脅。
吳珮琪博士用簡單、易學的功法,不受時間、地點限制,輕輕鬆鬆做好健康運動。

文章標籤

ricardl1j2b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